赢家娱乐城

赢家娱乐城

结合专业优势,打造传播学系大思政课 ——赢家娱乐城 传播系开展课程思政案例库交流

  2022年6月22日下午2:30,在赢家娱乐城 传播学系党支部的组织下,围绕着如何结合各位老师的专业优势,打造传播学系大思政课的核心理念,传播学系全体教师就此前提交到课程思政案例库中的案例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活动在传播学系党支部书记、系副主任徐轶瑛的主持下开始,老师们逐一对自己所授课程中选择的思政案例进行讲解和展示。

  

  刘吉冬老师从《传播学概论》中沉默的螺旋理论和《人际传播学》课程出发,以亲子关系为案例对于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思考。

  李先知老师展示了如何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传播社会学》中的两个章节——社会控制和城市化中的农民工阶层。

  高亢老师结合《传媒经济学》中的文化折扣理论,以“李子柒的短视频缘何能跨越国界,得到如此多国外受众的认同与喜爱?”为案例,分析了如何在其中思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思政元素。

  汪雅倩老师从《传播学概论》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出发,以微博热搜为例,解读了网络舆论传播中的思政元素。同时,其结合《传播社会学》课程,将思政元素贯穿于如何从用户行为角度看待社交媒体互动的有效性。

  吴三军老师运用《传播与说服》课程中的两个案例,从思政的角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外媒眼中的中国并思考如何改变外媒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此外,针对如何使学生运用社会力量提高社会慈善意识,提升社会慈善事业,吴老师做了课程思政的解读与分析。

  任伯杰老师以“中央厨房”在两会中的报道力量和变化以及主流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引导作用为例,剖析了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新闻编辑学》课程。

  郑文明老师从《传播法》课程出发,从媒介审判、英烈保护法等方面进行了与思政内容结合的思考。

  孙晔老师运用《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中的两个案例——虎牙斗鱼并购案和网络视频平台超前点播事件,对于其中的思政元素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熊壮老师从自己讲授的《跨文化传播》课程出发,将课程思政与如何消除跨文化传播中的刻板印象,有效传播中国故事,以及如何从内容生产角度分析文化生产的竞争力与策略,并与优秀的跨文化传播案例相结合。

  王冲老师结合《媒介素养》课程,分析了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借助媒介倾诉与表达”及分析网暴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应对措施中。

  郭媛媛老师通过诠释金驼微影视节的主题把握、案例把握、程序把握和目标把握四个方面,分享了如何在《媒介策划》课程中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

  贺心颖老师从《中外新闻传播史》中的北京大学研究会案例出发,剖析了邵飘萍的新闻观和毛泽东思想的关联,利用《觉醒年代》电影阐释了什么是论从史出、史为理出,以及如何树立中国新闻学的主体性。此外,其结合《传播学经典文献选读》课程,分析了美国心理战的效果论研究,帮助学生树立为谁研究、为何研究的意识。

  石刚院长紧密贴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分享了两个思政案例:一个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即从中国哲学角度分析中国人的家与国的关系,树立00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另一个是关于“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通过结合现实案例,使同学们看到越挫越勇的民族精神。

  徐轶瑛老师以《新媒体传播》和《新媒体产业运营》两门课程为抓手,从如何引导学生理性对待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分清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的界限、在媒介策划的过程当中融入红色元素等方面对于思政元素的运用进行了思考。

  通过本次活动,传播学系的教师们开阔了思路、拓宽了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群策群力,为合力打造大思政课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