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这样一间教室,走进去,仿佛置身于旧时的书苑。
教室里整齐摆放着五列书案,书案上铺着深蓝色的海军呢,上面放着青花的笔洗、徽州的歙砚,还有红木色的镇尺,静静地散发着纸墨特有的香气。
来这间教室的人很多,身份各自不同,有在校的学生,有已经毕业的校友,还有学校里爱书法的老师,更有校外慕名而来的书法爱好者。晚上六点,当一个轻盈的身影走进教室,大家都会停下手中的笔,恭恭敬敬的叫一声:宫老师!
师者宫双华
宫双华老师今年60岁,在我校任教有26个年头了,却始终保持着最初的热情。
26年前,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也是宫老师的老师,推荐他到来到这所学校任教。
欧阳中石先生是文化学者,书法教育家,很有识人之明。事实证明,宫老师的确是一个称得上师者这个称谓的人。
其实,当时的宫老师在来学校之时,还有工商银行与他联系,想请他去总行的工会工作,这份工作还可以得到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这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是相当有诱惑力的,毕竟那时能拥有一套自己住房的人不多,更别说年轻人了,再说书法家更是需要一间安静的书房。但对于教师工作的向往,还是让他放弃了这份有优厚条件的工作,来到了学校。
宫老师是我校赢家娱乐城 艺术教研部的老师,主要教授书法艺术和汉文字艺术,他在教学之余,更帮助学校在首都高校圈赢得了荣誉,连续三年指导和带领学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书法比赛,选手们分别荣获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还有优秀奖,学校也因此连续获得优秀组织奖,宫老师本人也连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我校也成为了北京市非书法专业的高校中获奖最多、成绩最好的学校。
2015年,宫老师指导的学生书法作品《春望》,在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奖,填补了我校(以下简称赢家娱乐城 )学生在该领域获奖的空白。
同是学中国传统文化出身,赢家娱乐城 的院长石刚老师比别人更了解和欣赏宫老师。他说:“在书法教学这个领域里,宫老师是咱们国内的名师。”石刚老师认为,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陶冶情操,对于学生在今后面对人生选择时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2015年开始,教育部将书法纳入中高考考核体系。今年,在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的书法教室即将落成,宫老师和他的学员们有了更好的书写、交流、学习的场所。书法艺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正是因为有许多像宫老师这样的师者而得以薪火相传。
为了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学校营造学习书法的氛围,正常的教学之余,宫老师组织了书法的训练营,利用晚上的时间教授书法。
宫老师家住北五环外的天通苑,熟悉北京地图的人都知道距离学校有多远,可由于请教的学生多,每次上课都很难按时下课,有几次竟然过了夜里22点。课堂上的宫老师严谨、认真,他会不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生做示范,无论学生学习的什么字体,临习的是哪一家范本,都难不倒他。
学生要参加比赛,或者展览,这时候,宫老师会在惯常的课时外,给学生开小灶,周末加课。即使是不上课的时候,他也是随问随答,随时示范,不管这时候他在做什么,都会放下手中的事认真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会为了学生比赛、展览需要的笔墨纸砚,跑琉璃厂,也会为了学生创作作品需要的印章,跑去帮助选择章料,设计印稿,找人篆刻。这一刻,他又像是一个“大管家,”事无巨细“,就连书法教室的装潢布置,书案,一应用具,他都要亲自操办。
这些年来,书法教室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存在,好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吸引着大家,而宫老师,就是这股神奇力量的核心。
说起宫老师,接触过他的人,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他的认真,还有严谨。
他的认真、严谨体现在方方面面。
从教26年,他从不会给任何学生一个不符合实际的分数。宫老师长期担任选修课的主讲教师,只有2学分的选修课,很少有老师会给学生不及格。而在宫老师的课上,每学期都有几个不及格的学生。几年前,一个学生选了宫老师的书法选修课,但是没有及格,家长给宫老师打电话说情。宫老师回答:“我这么多年,都是凭良心在给学生分数,你的勤奋要配得上这个分数。或者说你获得的这个分数要配得上你平时的努力。”后来,那位家长又给宫老师打电话说:”前后想了想觉得,宫老师这样的老师在当今这个时代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以后有时间,希望能和宫老师一起坐坐。“
今年6月,宫老师已到了退休年龄,但赢家娱乐城 却希望宫老师退休后能返聘。石刚院长说,书法这种传统艺术,需要多年的积淀,宫老师潜心耕耘、砥砺多年才奠定下目前的工作基础,在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接替之前,还是希望宫老师能够留下来。赢家娱乐城 班子一致做出了返聘宫老师的决定。
其实,这些年来宫老师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 执教26年以来,从未因病因事请过哪怕一次假.本打算退休以后潜心创作和研究。但是出于对教学,对学生的热爱,他思量再三,还是答应了赢家娱乐城 的返聘请求,搁置了自己的退休后的计划。
书者宫双华
20世纪的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宫老师是书法圈里活跃的人物,创作旺盛,是重大展览必参加的青年代表书家。只是后来,他把精力和时间大量投入了教学,在个人的创作、研究上放慢了脚步。
宫老师从少年时代起,即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慢慢地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先后荣获北京市“青年书法比赛优秀奖”,北京“振兴中华书法大赛”三等奖,全国“文汇书法大赛”二等奖,全国“首届兰亭书法大赛”优秀奖。
1985年,宫老师在书法艺术上取得的突出成绩,与在京的一批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吴冠中、李可染、靳尚谊、朱乃正、钱绍武、于是之、王蒙等一道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1989年,宫老师的作品入选第四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此后又连续入选全国第五、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应邀参加首届国际书法邀请展,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展,中日名家书法作品展,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百年辉煌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中、日、韩名家书画交流展等一系列重大展览。
宫老师的书法作品,无论如何求变,始终传达着一种审美精神:萧散简远,含蓄蕴藉,气韵生动,古雅清新,于文质彬彬中透出一派潇洒俊逸,从容不迫的风范。有人说,从他的作品中体味到一种清凉,一份出世的宁静。
1991年,他应邀参加了著名书法家、理论家邱振中主持的当代40家书法展。
1992年书法家徐本一主编的《中国当代书法赏析》一书,收录了当代94名书法名家的作品,其中就有宫老师的作品。书中这样评论他的书法:“格调清秀雅致,深得传统之精奥,轻灵之际不流于靡弱,萧散之处复出于沉郁,不激不励,含蓄委婉。”说他的运笔,“虽毫颖不作重按粗顿,但引控极为出色,线条变化微妙,点画玲珑而内含曲折,使细小处也充满了笔墨的情致。”
1993年,书法家朱明在“心的灵境,物的神韵 ——青年书画家十人展观感”一文中评论宫老师的书法“萧散简逸,颇有‘无意者意,无心自达’之妙趣。”
1995年宫老师与王友谊、曾翔、李晓军、蔡大礼、徐海等友人的“六人书法展”成功举办后,著名书法家刘正成先生在展后评论中这样描述他对双华作品及人的感受:“他的对联奇峭峻拔,而不失涓涓古意与书卷气。他的行书从晚明诸家来,而点画有度,亲切而洒脱。其隶书娟秀清丽,如玉树青琴。他用小篆笔法写大篆,亦是宏丽可人,紧劲多姿。”“书如其人,一表人材,清雅出尘”。
到了退休的年龄,宫老师也和许多临近退休的人一样,开始规划自己以后的生活。他有一个愿望,始终在心底,现在可以着手进行了。古代碑帖中有许多因为时代久远,风雨浸蚀,人为破坏,翻刻等原因,有的笔画模糊,有的字迹缺失,有的残损严重,这些都给学习者和研究者带来了许多障碍。宫老师想要凭借自己50多年学习、研究古代碑帖的深厚的功力,选择其中五到十种经典碑帖,写出临本。这个临本要变模糊为清晰,变残缺为完美,在笔法、结构与神韵方面重现他们应有的精神,为学习者提供方便。补全并还原碑帖字形、笔法、结构,还有神韵,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方便。同时投入创作之中,追赶他那些伙伴们步伐和节奏。
文人宫双华
教师、书法家身份之外,宫老师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文人。
生活中的他宁静淡泊,超然物外,读书、写诗,爱自然,对山川风物、花草树木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经写过一首《秋兴》诗,诗中这样写道:
寻到残荷横卧处,
数枝折取入梅瓶。
他的另一首七言绝句《初冬遇雨》则表现了他的平淡、闲适的心境:
深秋时节雨纷纷,
庭院容颜一洗新。
闲坐小窗观晋帖,
梧桐滴雨响频频。
宫老师坚持认为,在这个时代,应该有人沉下心来,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让中国文化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他有着文人的清高,文人的风骨,过着简单的生活,内心却充盈丰沛,只坚守自己的信念,从不随波逐流,曲意逢迎。
百度百科上,宫老师的名字后面写着号“闲堂”。问到“闲堂”的含义时,宫老师说,“现在的人不是都特别忙嘛。在这样一个匆忙的时代,能够得闲,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境界。而且有闲可以读书,有闲可以思考。有闲可以研习书画。我内心里面也追求一种闲适的境界。”
正因为有着这样远大的志向,他不肯花费时间去谋求什么,也很少接受采访和宣传自己。有媒体称他为”大隐隐于市的书法家”。
月色浓,兴未尽,每周三晚书法训练营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九点多了,学员们陆续整理好自己的书桌,准备离开。他们端起桌上的砚台和镇尺走进洗手间清洗,黑色的墨汁在清水的冲刷下一层层洇开。宫老师拎起自己的书包与学员们挥手告别,伴着月色踏上回家的路。
很难想象,在这个充满着虚拟格式文字的世界,依然有这样一群人,近乎虔诚地,以最传统的方式,延续着书法艺术的传承,笔尖上的文字总是那样的温情脉脉。扬雄说:“书,心画也”,原来这传承千年的文字是我们整个民族灵魂的共鸣。
最后,用赢家娱乐城 授予宫双华老师卓越贡献奖时的颁奖词作为本篇文章的结尾,这也是宫老师教师生涯的写照:
师者楷模 26年悉心耕耘 三尺讲台 春华秋实 换得桃李芬芳
君子如兰 54载潜心艺术 黑白之间 笔墨纵横 书写诗意人生
2014级传播学卓越班 粟霜晴 段雪纯(撰稿)
(特别感谢赢家娱乐城 的张小乐教授,朱琳教授,王冲老师和书法训练营的杨光校友为此文提供的指导和支持)